《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概况

时间:2025-04-14浏览:11


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团队主要负责组织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研部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博士7人,硕士生导师3人。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荣誉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1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3人入选“福建省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教学队伍研究方向和从事的专业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三农”问题等,教研部队伍综合素质高,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背景,可以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研究的需要。教研部教师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40多项,在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各种奖励共30余项。


林贤明,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国家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负责人,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林贤明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福建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术专著1部、教材1部、译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福建省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等;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高等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奖励基金、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张燕妹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研究。入选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先后主持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规划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等厅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2项。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领导科学》、《福建日报》(理论版)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参与编著3部。获得省“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精品项目等奖、省党建课题调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曾获评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讲授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汤 莉,女,福建长汀人,法学硕士,讲师。20129月至2013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修。2014年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中国与世界》(选修课)、《形势与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来在《亚太经济》发表论文两篇。

 

叶 莉,女,福建顺昌人,199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2004年获得浙江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副教授,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访问进修。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生态伦理等。2011-2012年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集体林权改革的保障体系建设研究”;2011年主持省教育厅课题“福建省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的后续保障体系建设”;2017年主持省委宣传部课题“台湾生态伦理教育体系的建设及其对福建的启示”;2021年主持省级线下一流金课《国情与法律教育》(港澳台专项);多次主持省教育厅百堂金课。近年来分别在《东南学术》、《福建日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编著2部。


叶华靓,女,浙江松阳人,管理学硕士学位,副教授,担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3年获“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先后主持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研究》和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福建省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机制研究》两项课题;近年来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现名《农林经济管理学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全文转载,参与编著3部。


卢忠平,男,福建南平人,浙江大学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10年获“福建农林大学校优秀教师”称号。论文《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机构独立设置实践》获2010年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与会论文一等奖。先后主持和主要参与省教育厅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设计创新研究”以及校教务处课题多项,主要编著1部,参与编著2部,发表论文多篇。


何秀玲,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研究生。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入选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骨干培育”计划。近5年,主持或参与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研究方面的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省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省十四五规划项目等省级及以上课题7项。在《亚太经济》《福建论坛》《福建日报》理论版等发表相关学术性论文10多篇,其中C类以上文章9篇。2项决策咨询报告获省林业局采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红色专项等科技创新竞赛获省二等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获福建省第二批“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竞赛二等奖;福建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奖励。


赖淑芳,女,哲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厅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数篇。主要讲授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叶 静,女,法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8项,在《当代经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省级研究生教学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成员。主要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小瑛女,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持承担省级基地重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近5年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福建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福建农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获福建农林大学第五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福建农林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福建农林大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对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等均有所积累。


苏贵斌,男,法学博士,讲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研究。主持省级重点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3项,参编著作1部,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等发表论文18篇,获得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陈 怡,女,福建福州人,202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数字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研究,发表论文数篇,主持省级、校级项目各1项。主要讲授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王 敢,男,江苏宿迁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特长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家》《海派经济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目前承担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